產品模型的成功與否,直接決定了app開發的成敗!對于產品模型來講,產品經理首先要問自己一個問題:用戶為什么要用你的產品?
這里就會涉及兩個問題:第一個問題是用戶是不是有需求?第二個問題是你能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?讓人失望的是,我們聽到的絕大多數“絕妙創意”的回答都是,很多人告訴我們他們的產品計劃之后往往過渡預期,認為自己的創意已經能夠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,覺得大事將成。我們完全沒有理解-你說的道理似乎沒錯,但是用戶為什么要買賬?
目前比較火的就是垂直領域的平臺,微略科技近幾年專注于垂直領域平臺的策劃、孵化與運營,比如面點行業,醫美行業,基建行業。很多垂直領域老板想法都是不錯,一上來要么就是大而全,要么就是高大上(由于包鄉人是我們自己參與運營,所以發展的還不錯)。往往他們說的問題是存在的、需求也有可能是有的,但是邏輯上往往一塌糊涂。很多人在定義自己領域的app平臺先追求的大而全,想整合所有的需求。殊不知很多需求是零碎的。
真正合理的產品邏輯是什么樣子呢?就是每一個需求能夠良好運轉起來。尤其在O2O這樣的多平臺的領域,滴滴打車就是司機和乘客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,雙方信息對稱了;而快車里的拼車功能還提高了運載效率,讓乘客付費更少,司機賺的更多......這些清晰順暢的邏輯,沒有錯綜復雜的假設和因素限制,也沒有明顯的漏洞,才稱得上是合理的邏輯。
總之,無論是做何種app開發,務實很重要。產品平臺一定要穩扎穩打,一步一個腳印,注重用戶體驗,不斷修正。任何天馬行空的想法,或者平臺沒起色就想著去包裝策劃,去資源整合,往往會給平臺帶到歧途。